北京昌平的刘远自嘲式地说:我的人生就是从垃圾到资源的蜕变,基督信仰就是我的救命稻草。30岁的刘远,瘦高的身材、浓眉大眼,幽默、爽朗,言谈之间流露出一种干练。
在一次信仰分享会上,有位花甲之年的张莉群大姐,圣名小德兰,向大家讲述了炼灵月中与主相识的经过。这位张女士多年来在京城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全家人生活还算过得去。
我们信仰耶稣的人,称自己为教友,倒不如称基督徒好,这也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喜用的词语。
而信仰的春天,乃是传递着耶稣复活的喜讯,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春天。春天的到来,正如耶稣走进我们心中,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从小,老师就说:孩时的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
信仰与行动的脱节,实在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悲哀!满堂的教友,零星的领圣体者,岂不是最绝妙的写照吗?
有些人以为信神以后就可以坐等天主来保佑祝福了,不是这样,信神,就要把天主当作神来敬畏、来赞美、来聆听、来跟随;就要藉着持续不断的读经、祈祷等来汲取恩典和力量;就要照着天主的话去行事为人,这样才算进入了信仰
谈到信友团体的分裂,教宗举出实例说:让我们想想在基督徒团体内,在一些堂区内的情况,想想在我们社区内有多少分裂,多少嫉妒啊,例如说长道短,多么缺乏理解并将人排斥在外。这会带来什么?
枢机团同心合意地祈祷﹐呼求天主圣神降临。这是教会在目前等待选举新教宗的过程中﹐枢机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呈现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个画面。
有一个纸团掉在地上,他赶忙弯下腰来,轻轻地用另一手去捡那纸团。同时,这一只手用卫生纸掩鼻,但还是有血不时从手指间流出来。
弥撒安排妥当,包括歌咏团、读经员、分送圣体员在内的约60人在每台弥撒中服务。新加坡的其它30个堂区在每个主日的情况也大多如此。许多堂区因此不得不重修教堂,以应对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