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与人相遇,双方彼此寻找,彼此相见,彼此倾慕,彼此相爱,恰如《雅歌》中的新郎和新娘。不过,爱的盟约不能缺乏喜乐,正如婚宴不可没有喜酒一样。水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酒却表达了盛宴的丰厚和佳节的喜乐。
教宗强调,世青节的青年愿意建造桥梁,一起活出相遇的喜乐。世界青年在克拉科夫聆听了慈悲的讯息,藉着精神和身体的慈悲善举把这讯息带到各处。
藉着与天主教小团体举行的感恩祭,圣神使不同的语言和谐一致,赐予作见证的力量;这个与基督的共融非但不阻碍,反而推动我们努力与所有相信天主的人相遇和对话,一起建设一个更公正和更友爱的世界。
为此,教宗方济各再三提倡相遇文化。我认为,这次共同纪念活动有意强调这点,因为它主张放弃冲突,走向共融,‘在望德中合一’。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与匝凯的相遇(参阅:路十九1-10)。匝凯是税吏长,罗马人的合作者,被自己的民族认为是个恶棍,以剥削他人来致富。匝凯也想看看耶稣,但他不敢接近耶稣。
为此,教宗鼓励天主教教育机构「站在第一线上实践对话的法则,促使不同文化和宗教彼此相遇,互相欣赏」。
基督徒借着洗礼分享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又借着其他的圣事,在不同的境遇中与基督相遇。
对话本身已是一个积极现实,它向相遇开放,增进信任。我们要以健康的现实主义精神加深对话,清楚知道人类的命运掌握在天主的手中。
此外,和平尤其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推动文化的改变:面对死亡和暴力的文化,我们要以生命与相遇的文化予以回应。
「我们身为基督徒要帮助他们获得天主的滋养,切莫阻碍或禁止他们与主相遇。弟兄姐妹们,教会不是个海关,必须敞开大门,因为她的天主的心不仅敞开,更被化为痛苦的爱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