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将受苦、暴力与武装冲突,传送到每个人的家中。这些都是遍及各地、哀鸿遍野的悲剧。最叫人痛心的是,这些悲剧常发生在最贫穷的地区,因此,悲剧更是雪上加霜。
确实,正如托名狄尼修(Pseudo-Dionysius)所说,情爱这股力量,不让爱人只顾自身,却会感动他,使他与所爱者成为一体。
sympathy(同情)这个字就是从这个希腊字来的,耶稣同情我们,因为他同我们一起受苦,他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并受过我们所受的苦。
德肋撒修女就是印度教会最广为人知的面孔,他陪伴那些受苦的贫困者。即使这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印度教会一直做着重要见证。
耶稣的逾越不是过去的事件;反而因圣神的大能永存不灭,使我们以信德能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见和触摸到基督的血肉。2.悔改的急迫性天主的慈悲藉着逾越奥迹赐给了我们,深入默想逾越奥迹是一件具有意义的好事。
教宗说:「我们基督徒在这方面也是受害者:世界各地有多少我们的弟兄姊妹在受苦,有时被迫逃离故乡,中断他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请不要让我们面对移民、逃难者和难民的悲剧而无动于衷。他们的眼神要求我们不要转目不顾他们,不要否认我们共有的人性,而要将他们的经历当成自己的,不要忘记他们的悲剧。
这就是这位爱着天主以及他在传教中服务的兄弟姐妹们的人所表达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耶稣基督也为他们受苦和死亡”(《作品》,2499;4801)。
确实,正如托名狄尼修(Pseudo-Dionysius)所说,情爱这股力量,「不让爱人只顾自身,却会感动他,使他与所爱者成为一体。」
如果天主创造了一个并非常常万事如意的宇宙,那么这一定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们,或者他看着我们受苦而幸灾乐祸。当事情不如意时,这种处境能够成为我们发现在世生活真正意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