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还敦促在场的人要“加固接纳和爱文化,这些人具体地见证了对受苦之人的的关爱,打破了社会上歧视那些残疾和患病之人的壁垒。生物学,心理学,文化或健康状况的发展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被歧视的因素”。
我们以前认为穷是受苦、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但现在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改善了,但从心里感觉,幸福吗?喜悦吗?平安吗?回答:否!但我们想过吗,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地狱受苦是永远,永远永远受苦刑。想死也是不能死,想活也是活不成。(白):嫂嫂呀,嫂嫂呀,到那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然而玛利亚和教会并不把婴孩耶稣据为己有,却把他献给每位真心寻求他的人,献给世界上卑微受苦的人,暴力的牺牲者,渴望和平的人。
我悟出了真谛,人不能在苦难中跌倒,却要依靠天主的仁慈,更好地活在世上,认识苦难的价值,为受难的同胞做补赎、祈祷……耶稣召叫苦难的人,来吧,所有受苦和负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吧!
因为那些悲伤者、贫苦者、饥饿者都是基督苦难的化身,基督徒若看不到这一点,就是看不见为人类受苦的基督。德兰修女就是这样响应基督的呼召,一生奉献给有需要的人。
这并非教宗方济各首次以人类之名向一位或多位受苦的人请求宽恕。
圣保禄的另一项劝勉乃是为福音而受苦。教宗强调,“宣讲福音是教会生活的重大准则”。“宣讲福音就是活出奉献,一直见证到底,就是对一切人成为一切,施予爱直至殉道为止……。
因此,首先应做的乃是圣职人员的皈依,因为“唤醒青年圣召的首要途径是当今福传者的圣德,即生活简朴、乐于对话、宣讲基督的真理,以及怜悯受苦的人”。凯罗斯主教也谈到司铎分配不当的问题。
教宗方济各的训导给该秘书处的使命注入了一股动力:他教导要「为穷人发声,尤其要为移民、难民、原住民、大地和环境发声,并劝勉人们与每天受苦而亡的天主相遇」。图尔克森枢机谈论了社会正义和关怀穷人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