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封圣部的法令中也承认7位可敬的天主的忠仆的圣德,他们中有一对意大利夫妇:塞尔焦·贝尔纳迪尼(SergioBernardini,1882-1966)和多梅尼卡·贝迪尼(DomenicaBedonni
后来,又公布了教宗访问的地点瓜纳华托州,这种热情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四处扩散,乃至对他的期待成为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
耶稣会的灵修就是重实际的乐观主义,这个观点所依据的是圣依纳爵说过的话:在一切事上和一切境遇中寻找天主。教宗方济各也多次说过:天主已经生活在世界上,祂推动我们与祂相遇,好认识祂。
今年七月下旬,我随着北京朝圣团终于来到了圣母玛利亚显现给圣女伯尔纳德的朝圣地——法国路德。
教宗以纳因城的寡妇和耶稣的相遇来解释守寡的教会在历史中行走,寻求与主相遇。 教宗以当天福音记载耶稣与纳因城的寡妇相遇的事迹展开他的讲道。
圣教会为纪念圣女依搦斯,特在她的殉道处建立了一座美丽的圣堂,位于罗马最繁华的市中心纳卧纳(PiazzaNavona)广场。教堂内祭台上方是圣女依搦斯立在火焰中但毫无受伤的雕塑。
据说原来在沙司堡附近的一个小村,住着一位音乐师名叫方济葛鲁伯,他的妻子是亚纳,他们有个天真活泼的儿子小方济。葛鲁伯在牧若瑟神父的学校里教授音乐,主日则在教堂中领导圣歌队。
当我再次读到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巴特利克的言行,看到圣伯尔纳德不朽的容颜,便让我思考良多。
会士们的歌声似乎与昔日耶路撒冷圣殿内赞美天主的声音相呼应,那是西默盎和亚纳看到玛利亚和若瑟将小耶稣奉献给上主时发出的赞美声。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路加福音》记述耶稣被献於圣殿的事迹谈起(路二22-40)。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人士排队参加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在圣女加大利纳圣堂中举行的弥撒。特瓦尔宗主教在子夜弥撒的讲道中说,天主子降生所发放的光芒,照亮了人类的历史,今日的人模拟过去更加需要这光的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