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秋佳节将至,我有幸与黄神父、高修女、徐建方兄弟一同去枫林镇的一个偏避山村——田寮村,去看望就读在深山里面的小学生,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基督的爱。
38年流行天花病,民众再次在传教士救治下避过一场灾难。 传教士又在王村开办学校、建立修女院、救济穷人和收养弃婴等。
但残酷的现实剥夺了他们的平安,而其他人大都各扫门前雪,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教会在弥撒中行平安礼就是如同送炭火给严冬的人们。
太平军进占上海城厢时,上海的代理主教耶稣会士谷振声神父,召集全体司铎特向进教之佑圣母许愿:“倘若教区能避过正在威胁上海的灾难,将在佘山建一座大教堂,以谢圣母特佑之恩。”
当时这里的地方政府对教会很不友好,因此白主教不敢公开外出传教,所以白天避在穆阳附近的田野麻园内,每日吃食都由桂三公买光饼(继光饼),偷偷送往麻园,给他充饥。
可是天主圣子,取人性,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7-8);圣母也被利剑刺透心灵(路2:35),所以大圣若瑟一生坎坷:勤苦工作,维持圣家生计,细节耳,仆仆风尘,携妇稚子,越关山沙漠,远至埃及异邦,归后又避仇北返
这也显示出祈祷深不可测的结果:事实上,“那些以往常让我们激动不已的经验和圣经章节”,可能会掀不起一丝涟漪;同时,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经验、相遇和经文,例如十字架的经验,有时也会出乎意料地带来平安。
神父接受独自生活的训练,要独立、单独生活并远离世物,因此有些神父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人际关系被视为私事,而非灵修生活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格发展和人际关系在培育工作中的重要。
邢台市公安局国保支队赵同洋队长、邢台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科科长刘俊如、景家屯村支书景山根、一家幼儿园园长刘路梅、教区负责人孟维安神父、进德老年公寓创办人张士江神父、炼灵中保圣母会会长郁春景修女、乐助平台负责人奚静敏
市民讲述:大轰炸时期的避难点今年77岁的市文保专家杨古城先生回忆,江北岸天主教堂,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1945年,8岁的杨古城,乘坐木帆船,从舟山沈家门来到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