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9名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年龄,教友的、非教友的,都因为贫困面临失学的压力。
于是他遇到了本不该属于他却终究属于他的去偏远贫困的印度传教的使命。他懂得这一去可能再也无法回来,再也无法见到他的亲人、朋友。他本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是,我去!”就这样他去了。
根据一个调查机构显示,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有44%即大约一千万家庭认为自己很贫困。菲律宾统计部门的数据称,有三百八十多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即全部该年龄段儿童的33.5%)患有生理性的佝偻病。
信德网讯尊敬老人,关爱贫困,一直以来是教区、堂区牧人倡导和推动的重点之一。
过去几个月,在香港筹备国际聚会时,来自泰泽的兄弟们经常陪同一些为社会中最贫困者服务的修女团体出外作探访。「我们的长者在社会里需要特别的关顾和关注,因为他们都是孤独,而且身体健康也差。
守斋体现了在不公义和滥用职权面前,特别对穷人和弱小者的理解与担当;它也体现了对天主和天主圣意的信赖与回应。
受苦者和弱小者在教宗和教会心中有优先权,因为他们在福音中有优先权。
事实上,基督徒去会晤穷苦弱小者,并不是为了遵从一种思想纲领,而是因为主耶稣的言行告诉我们:大家都是弟兄姐妹。
这就是说,让关怀成为每项政治行动和策略的基本准则,如此使国际行动为整个人类家庭,尤其是弱小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因此,我们应该让祂引领我们,即使把我们带向新的道路也不要担心;应该让祂来改变我们,好使我们的宣讲始终伴有生活的简朴性、祈祷的精神、对所有人尤其是弱小者和穷人的爱德、谦逊和忘我的精神,以及生活的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