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巧合,但我就是捡到了这么好听的名字:岳妍,阅读上主的圣言。然后是我领洗,认识天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不知道天主教、基督新教,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会和主相遇。
以他的博学多才,严谨的教学态度,多角度,多方位,对圣言的讲解,使大家从天主的圣言中获得丰厚的果实。
当今时代也需要有爱基督超越一切的男女(参閲:《圣本笃会规》四21、七二11);他们以天主圣言为日用粮,以相称的态度举行神圣礼仪,在与受造界的和谐中快乐及勤奋地工作。
我们都需要耶稣的圣言,都需要与祂相遇。在家里吃饭时,多少次我们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写手机短讯。每个人对这种相遇都无动於衷。在社会的核心,家庭中也没有相遇。
他们需要天主;我们不应该忘记为他们提供天主的友谊、祝福和圣言,为他们举行圣事,在信德增进和成熟的道路上为他们提供建议。
比方说:他小时候跟父母亲一同前去体育场,还有与朋友相聚,静默祈祷,以及「诵读天主圣言」。教宗接着反问在场众人是否也享受过美好的时光,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正是此时此刻。」教宗遂与他们放声大笑。
希望不是基於我们的言语,而是信靠天主圣言。我们应效法亚巴郎,他虽然面对一种注定无法挽回的现实,仍信赖天主,坚信天主言出必行,从不食言。为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向信德敞开心门。
在摇曳的烛光中,全体教友坐下聆听圣言。当光荣颂和着钟声、摇铃声响起时,圣堂内一片光明,大家高唱阿肋路亚,庆祝主真复活了。
在培育方面,必须「以天主圣言为基础,适应各种现况,鼓励人们与耶稣建立幸福的友谊」;祈祷则要「关心人民的所需、痛苦和喜乐,以免陷於孤芳自赏」;「牺牲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更加圣洁」,而是慷慨地「为他人行善」。
藉着聆听圣言,饮用祂的体和血,基督使我们从群众变为团体,从无名百姓变成与祂共融的人。」在增饼奇迹中,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给他们吃的吧!」教宗表明,「给」即为分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