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标准就是有自我贬抑和承受屈辱的能力。一个不能承受生活中屈辱的基督徒,那他就是‘虚有其表’或为图利益的基督徒。
这段“心智真正皈依”的行程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是因为“你们顺从了教会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意识到确实需要能让你们走出以自我为准则的更新路程”。
主教补充说,因新冠病毒紧急情况造成的隔离恰逢「这个痛苦和自我控制的时期」。桑托斯主教继续说到,「待在家里使我们有时间去体验耶稣在荒野中的经历,沉浸在孤独和祈祷地时刻中」。
为此,教宗表示:「妳们贞女的献身有助于教会去爱穷人,辨认出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穷,援助最脆弱又没有自我防卫能力的人、身心受苦的病人、孩童和老人,以及所有恐怕会被弃之不顾的人。」
总主教接著表示,“只要我们的团体在一切事物上继续出现分歧、只要我们不懂得舍弃一些自我以接纳他人的差异和限度,以及我们在所有情况下不真诚地致力于彰显那基督荣耀的合一,那么我们所谓的对话、相遇、和平与和谐就不会令人信服
教宗继续指出,这是“基督徒喜乐的先决条件”,即: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耶稣置于核心的地位。
博雷利神父说:「我们敦促信徒变得更有传教精神,摒弃一种『教会以自我为准则』的诱惑。而我必须说,这种热忱正在大幅增长。」
过了五十,不论守着低洼还是挺于高处,都不再妄自菲薄或心高气傲,明白了继续自我踩踏或还那么目中无人都是幼稚的。人到中年,从喜欢观人到更乐于察己,开始与往昔的自己,握手言和。
要么你更接近基督和他的苦难,要么你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布雷是一个信仰坚强的人,我知道她希望我不仅能忍受痛苦,而且怀着信心地去接受。因此,我选择了前者,尽管拒绝十字架有时似乎很诱人。
今天,部分所谓“发达和发展中地区“似乎变得更加务实、急功近利、相对、多元、自我、偏爱煽情、非理性及行为粗鄙。总而言之,现今世界为七、八十年代的人,就是一个难以忍受的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