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上主使我们从恐惧、内心空虚、孤立、遗憾、怨言中走出来。教宗提到,在我们的团体中也不乏以自我为标准的消极态度,只顾为自己辩护,却不奉献自己。可是,基督将我们从这生活上的乏味中释放出来。
也许有时候,当我们宽恕别人时,我们的内心很挣扎,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主耶稣的一生和主所受的苦难,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宽恕别人的过错,不像与友情那么亲切和真诚,也没有亲情那样温暖,没有爱情那么甜蜜。
教宗以圣女小德兰举例说,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努力向往天国,内心却好似有声音说:‘别傻了,不要幻想了。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吗?什么也没有!’。
教宗以圣女小德兰举例说,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努力向往天国,内心却好似有声音说:‘别傻了,不要幻想了。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吗?什么也没有!’。
真正的牧人、真正的基督徒内心具有这种热忱:一个都不能丢失。因此,他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不害怕。
玛利亚与耶稣如此地结合在一起,因为她受到母性经验及与圣子亲密关系的滋养,从耶稣那里获得了内心的认识和信德的认识。
然而这也仅仅是敬神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用心神敬拜,因为离了内心的崇敬,外在的形式便没有任何价值。
教宗说:告解亭不应成为一个‘刑讯室’,每个人从告解亭走出时,应该内心幸福,带着希望容光焕发,即使有时会被悔改及因悔改而喜悦的泪水打湿(参:《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44号)。
一个不懂得人际交流的人,怎么会那样深入地走进我们的内心?那些杀死基督的人真的弃绝了基督吗?
教宗继续说,当一个人从内心发出这样的祈祷时,他就会感到自己被托付於上主,感到很放心,因为:上主绝不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