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处罚结构不适合基督徒团体的需求,甚至给天主子民造成损失。它的规定给执行者带来困惑和不确定。因此,面对阻止及抑制严重罪行的必要性和紧迫情况时也很少被运用,这与教会自宗徒时代起的做法相左。
教宗强调,「平信徒与牧者必须共同以唯一天主子民的身份」来推进基督信仰的使命。此外,圣召不可被缩减为只是司铎职务或修道生活的层面。圣召绝不「仅限于少数人的特殊经验」。
当主教问:“因圣神的助佑,你们是否愿意慷慨地牺牲自己整个生命,为天主的子民服务”时,两位修女的那句“我愿意”回荡整个石室教堂,牵动每一个人的心。
即使每天要尽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停留在平常所在的地方,做着往往是千篇一律甚至令人厌烦的工作,在四旬期,我们获得邀请与耶稣一起登上一座高山,与天主的神圣子民一起体验一种特别的刻苦经验”。
主教的使命不来自于个人的头衔,主教在这里是代表天主子民。因此,我对自己说:‘好的,我正在与他们合作。我正在提醒他们,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现况和不同的经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这些年轻人是天主对你们祈求的回应,是你们播种的果实,是天主没有抛弃祂子民的标志,而总是以圣神的新颖使他们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你们要与全体天主子民一起把福音之美带到各地。”在弥撒讲道的结尾,教宗向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派遣的代表团表达问候。教宗说:“谢谢你们的临在!让我们携手前行,跟随并宣讲天主圣言,增进手足情谊。
第一步是自我介绍,然后分享各自教会在世界主教会议第一阶段,即咨询天主子民的教区阶段的旅途:“它是如何启动、如何发展,遇到哪些困难,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怎样”。
【例】:法利塞人的“有外表无实际”(谷7等);门徒争大(谷10);富翁漠视拉匝禄(穷人)的需要(路16);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反复无常(民长纪);达味王强占人妻(撒下11)……三、“应”许 主给我们应许了什么
无处不在处处都在的主,自然懂得照看他的子民,使他在人生的旅途中,时时心怀希望,处处可见春天。基督徒不以现世的物质器皿为目标,他只追寻“爱”,双目注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