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失去生命的人托付于天主的慈悲,与此同时我向亡者的家属、受伤的人、无家可归者、以及每一位事故受害者,表达我精神上的关切与临在。我邀请大家与我一同为受害者和他们的亲人祈祷;让我们一起诵念万福玛利亚。
总主教引用教宗方济各在禧年诏书中的话,称圣年提醒我们,“缔造和平的人会被称为天主的儿女。和平的呼声敦促每一个人,并要求我们实践具体的计划”。
科瑞尔蒙席就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致函国内男女修会团体和会士们指出,“修会会士、修女、司铎、执事、牧灵人员以不同的创造性方式、不同的工具在精神上伴随信众已经深入到了团体内、深入到了天主之民中。
基督徒的一个重要标记,就是我们拥有与天主最後相遇的那份热切期待。我们在刚刚诵念的答唱咏中说了:『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时来,能把天主的仪容目睹?』(咏四二3)。
卡斯巴在196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以耶稣基督是善牧开始,解释了耶稣基督冲破了当时宗教仪式,超越了神圣与世俗的分岐,使天主普世救恩的爱具体化。
教宗强调,神恩是天主赐予一些人的圣神恩典,使他们用这些神恩为他人服务,不计得失,也不骄傲。神恩不是天资的同义词,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的天生才华。
天主看顾众人,包括弱小者、少年和儿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法蒂玛牧童的封圣,承认天主亲近每个人,天主也会让儿童成圣,让他们一直是小孩子。问:这两位小小先见者的圣德给我们带来哪些见证呢?
在每个圣召的经历中,即使在我们一无所获的时刻,天主也会与我们相遇,赐给我们喜乐,满足我们的生活。教宗写道:「上主的召叫绝非天主干涉我们的自由;圣召既不是『牢笼』,也不是加诸于我们的重担。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4日下午5点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忏悔礼仪,开启「24小时奉献给天主」祈祷活动。当天,全世界都举行这项四旬期活动,帮助人重新发现修和圣事。
教宗解释: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宣讲的中心即为「天主是爱」。他要让人看见不可见的天主。他是卓越的见证者﹐现场目睹了耶稣在大博尔山上显圣容。他是耶稣受难时﹐唯一没有逃走的宗徒﹐是他与圣母一起站在十字架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