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我们的公教信仰浸透了天主临在的深刻含义,它陶醉在我们周围所见的天主造化的美妙中,藉着个人忏悔而得以净化并且明认天主给予的宽恕。
谈到穆斯林在斋戒月中表现出来对家庭及团体的向心力,值得基督徒起而效法时,比安基主教说:「这种向心力和个人的信仰热诚对我们西方基督徒也是一个借镜和提醒,我们有时太过松懈,不够积极,未作榜样。」
公教徒在社会传播领域中的功课﹐能以两种形式加以发展:首先是隶属教会或修会团体的传播媒体﹐它们着重在深入探讨与传递有关信仰及教会生活的消息和议题﹐其他媒体只会对这些事件浅尝辄止﹔另外是在非教会传媒中的公教徒﹐能以个人生活和专业能力作见证
这样做的人等于为了个人卑劣的权势出卖了基督和教会的名。 忠实于基督徒的圣召,可以让人面对席卷整个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动乱,始终保持远见卓识的头脑。迄今,这场武装冲突只造成了死亡、难民、无穷尽的苦难。
只有上主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深刻的意义与平安;推动人们重新发现可以给他们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与希望的恩宠的源泉——信仰。
教宗接着表示,如果天主的爱根植于一个人心中,这个人将可以去爱那些不值得爱的人,正如天主对我们一样。父母并非只有在子女值得爱时才会爱他们。父母一直都爱着子女,哪怕他们犯有错误。
五天的讲座与分享及晚间的朝拜圣体、团体修和礼等活动,令大家耳目一新,大家参与感极强,学员由起初的30人渐增至60多人,特别是两位传道员孙小娟、高谢荣姊妹,她们活生生的个人信仰、皈依见证,语言朴实无华、声情并茂
教友积极响应号召,并以实际行动见证信仰,按照各人具体情况陆续捐资,支持圣堂建设,个人捐款万元以上者二十多位。
并从伯多禄的事例中告诉教友们,人靠自己个人的能力而没有天主的助佑是做不了什么事的,我们事事需要天主的帮助,时时需要天主的恩宠,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新气象、新开始,跟天主建立一个更密切的关系。
其实人们从心底里拒绝天主的那一刻起,从个人的精神世界到家庭、社会注定不会享受和谐与安宁。问题是我们心中若没有天主,能带给别人天主吗?能让人看见天主在人间的作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