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教恭捧圣体,登上钟楼,向信友详细阐释教宗的《圣体年通谕》,号召教友热爱圣体,善过圣体年。随后举行圣体降福,在场所有人士,莫不跪伏于地,顶礼膜朝。
1937年和1949年两次为炮火所毁,文革期间连仅存的砖墙和钟楼亦被毁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后,于1987年11月8日老圣堂修缮一新后,成为上海教区对外开放堂口之一。
该教堂始建于上世纪的1990年,是博兴堂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座新建教堂,也是堂区第一座青砖结构的高标准教堂;长21米,宽7米,钟楼高15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哥特式建筑风格。
教堂钟楼高28米,进深长50多米,宽19米,面积2600平方米,由府山天主堂募捐,借贷建造,总投资300万人民币,并于2009年5月府山天主堂举行隆重的复堂庆典。
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筑,顶上均有十字架,中间最高一座是教堂的钟楼。
由于大家齐心协力不懈努力,眼下已完成圣堂主体,下一步再作堂前钟楼和后续工程。
新建教堂长25米,宽10米,钟楼高23米。这座圣堂的建成,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山区人民的心灵,并带给他们平安、幸福、快乐。
另一处列入文物单位的是陈家楼若瑟堂,该堂是由荷兰方济各会第一会申永福主教主持修建,1909年建成,独塔钟楼高耸突起,堂内庄严神圣,壁画精美,五个拱穹窿,外墙扶壁上有众多小尖塔,突显出哥特式特征,早在1757
葡萄牙法蒂玛圣母朝圣地建了一座新圣堂,圣堂取名至圣圣三堂,建筑巨大却不高,圆形,白色,没有钟楼,9月25日落成典礼举行的几天前向新闻界作了介绍。
经堂、钟楼、学堂、宿舍、厨房、畜圈等共87间,占地面积334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