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声明指出,人是受造界的守护者、管家,而非主人。「巴黎的谈判将试图在对大地未来和後代子孙的责任上达成共识。这绝非未来主义问题,而是社会正义问题」。
普世博爱运动四月廿七日至五月廿六日假湾仔圣母圣衣堂举行「喜乐的使者」艺术展,来自十一位艺术创作者展出逾五十件作品,于复活期内带出喜乐的信息。
首先当受尊重的应是人类生态,因为人总是生态的中心,若生活环境被糟蹋,人就会受苦。教宗方济各7月21日下午在梵蒂冈接见来自全世界的70多位市长时,作了上述表示。
宗座宗教交谈委员会成员汤汉枢机强调:当按照方济各教宗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确立人要培养心灵的转化,共同找出解决措施,彼此爱惜生命和家园,促进和平与积极推动非暴力教育,透过对话,解决暴力和纷争,以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教宗方济各在第5届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祷日的机会上发表文告(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9月1日在第5届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祷日的机会上发表文告,指出我们是“天主所喜爱的受造物”,我们应爱护与受造界共融的生命,而非发号施令
这项国际体育赛事由梵蒂冈田径队筹划,旨在透过运动传递和平与团结的讯息,并推广相遇、分享、包容和对话的基本价值观。该团体成员包括残障者、移民和服刑人运动员。
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响应教宗《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倡议,也是爱天主的具体实践。参与活动后,教友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还会继续将这样的爱心活动坚持下去。
这次放映活动由导演艾菲尼夫斯基(EvgenyAfineevsky)和愿祢受赞颂基金会共同筹办。圣座新闻室主任布鲁尼5月25日公布了上述消息。
国际明爱会5月23日至28日在罗马举行第21届大会,主题是:“一个人类大家庭,一个共同家园”,从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汲取灵感。
当然,教宗也送给菲德尔两份他近期撰写的重要文件,即《福音的喜乐》劝谕和《愿祢受赞颂》通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