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期勉她们切莫屈服於世俗文化等困难。仁慈医院修女会的创始人,天主的婢女德肋撒‧奥尔西尼‧多里亚‧潘菲利‧兰迪(TeresaOrsiniDoriaPamphiliLandi)生於罗马贵族家庭。
此外,还有世俗的诱惑,虚荣的诱惑。这些也会在我们堂区、平信徒、神父和主教身上发生。我想要那个教区,那个堂区,因为它比较重要,可是上主在这里,你应在这里服务。诱惑带来说人闲话和攀高枝的恶习。
教宗解释说,为了不被临时和外在文化所迷惑,你们要发展针对世俗与平庸的抗体。教宗然后谈到目前苦难和危险不断、但充满希望的这段时期。
同样重要的是,循循善诱地规劝信友省察并改正自己的缺失,不要轻视世俗诱惑的影响。教宗向师生们说,在司铎“持续陶成培育的过程中要整合学术知识、灵修、人格和牧灵的各个方面”。
第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文化日趋世俗化,在今天,世俗的观念认为宗教团体的日常生活充斥着强迫和束缚,毫无乐趣。一些现代思想家甚至认为,人类快乐的唯一方法是免除宗教信仰的约束。
我们也要与基督一同在贫穷中相遇,使自己真正从世俗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他勉励每位基督信徒穿上基督的爱,活出基督,为基督的光明作证,也向耶稣的爱敞开我们的心,因为,耶稣的爱足以把黑暗化为光明。
《荷兰日报》报道,荷兰74岁的教友企业家维姆·安南(WimAnnen)在五年内买下了该国即将关闭的四座教堂,以避免这些教堂被改造成公寓或购物中心等世俗场所。
在本笃十六世教宗进行对话的世俗文化的代表人物中首推马尔切洛‧佩拉,他曾同当时的若瑟‧拉青格枢机写了关于欧洲的“没有根基”一书,在拉青格枢机当选教宗的前一年出版。
为显示与世俗君王的不同,祂以驴驹为坐骑,人们前呼后拥,颇受拥护和爱戴。预示着谁要想跟随祂,就该准备好与祂一同奋斗,将来与祂一同死亡和复活,这也是人们手持圣枝的意义。
耶稣把比喻中的“石头地”指为人心,“土壤”指信仰根基,把“荆棘”指为世俗的焦虑、财富的迷惑及个人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