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自我,走向耶稣、有怜悯的情怀和举动,要在天主面前作出重大决定。当天礼仪选读的《若望福音》记述了耶稣对群众说的话语,“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六37)。
“这对夫妻的敏觉促使他们为实践基督徒款待的艺术而能舍弃自我,敞开自己的家门,接待保禄宗徒。
同样地,「在基督徒生活中,学问渊博仍有所不足:如果不走出自我、若不彼此相遇、要是不朝拜,就无法认识天主。当我们朝拜天主时,我们会意识到,信仰不只是美好教义的总和,而是与永生天主的关系」。
或者,他们需要靠明确的规章来自我约束,以免陷入无法掌控的状态?当教会失去这个进入奥秘的机会,她就丧失了朝拜天主的能力。唯有进入天主的奥秘,才能做到朝拜的祈祷。」
教宗警惕道,有些道路无法通往天国,例如:权势之路、世俗之路、自我肯定之路、自私自利之路。耶稣的路则是「谦卑去爱的路、祈祷的路、温良的路、信赖的路、服务他人的路」。
针对抗议活动中的暴力行为,教宗引用美国主教团主席戈麦斯(JoséH.Gomez)总主教日前发表的声明表示,暴力是“自我摧毁”和“自取灭亡”。
「然而,这确实是个幻想,因为只有爱能根治恐惧,使我们脱离自我封闭、裹足不前的状态」。教宗表示,「耶稣在毫无防备的脆弱祭饼里,温柔地前来与我们相会。
我们必须行善,走出自我,环顾四周,注视那些最需要协助的人。我们城市内也存在严重的饥饿问题,而我们经常陷入那冷漠的逻辑:既然穷人在那里,我们就往另一个方向看」。
铎职与奉献的生活要求有开放胸怀的人们,他们是“有极大创意能力的人、是慷慨自我奉献、是安慰焦虑的同情者和增强希望的坚定信念者”。接着,教宗提到大圣若瑟为每个人圣召启发的三个特征:梦、服务和忠诚。
教宗说,基督徒在祈祷时,不渴望“自己的”完全透明,不寻求自我最深处的核心;基督徒的祈祷首先是与那“另一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