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院长故意如此冷漠,为抑制贵妇和所有奉献者的虚荣,知道自己再慷慨的奉献,也只是把来自天主的恩惠重新交托于天主手中,因此更当谦卑隐秘而掩人耳目,无需炫耀张扬,借此沽名钓誉。
若青年看不到我们选择原本的事物,而只是习惯於折衷之道,他们怎能在信仰上跟随我们呢?看到半途而废的基督徒,‘侏儒’似的基督徒,那真是可憎的事。
杨主教降福前亦指青年年不应只是举办几个活动,更重要的是集合众人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参加营会的圣爱德华堂青年徐重立对本报说,他期望教会能多为青年举办灵修活动,例如由修道人透过灵修陪伴,帮助青年面对前路。
教宗解释说,对耶稣而言,人们只是寻求祂并不够,祂还希望人们认识祂:祂希望人们寻求祂并与祂相遇,超越对物质需求的当下满足。
祈祷不能只是主教许多事务中的一项,而是必须的。我喜欢询问每位主教:‘你每天用多少时间祈祷?’实际上,主教每天都应将信友和他们的情况带到上主跟前,不厌其烦地为他的羊群和天主争论。
青年不应只是牧灵行动的优先接收体,他们也应以共同负责及共同管理的态度成为决策进程的积极主角和参与者,因为他们能作出宝贵的贡献,上主透过他们能作出奇事。
其危险在于把青涩和不成熟的关系视为爱,幻想著已经在某些事物上找到生命之光,然而那充其量只是生命的一丝反照而已。教宗然后强调,双方常常高估身体的吸引力,却并未意识到应该开启可靠和忠贞的个人关系。
他多次表示,祈祷只是单纯地置身于天主面前。有些人却说:我没有时间祈祷。傅德立神父对此表达他的看法,说道:我想我们总是有时间做许多其它的事。这是一个下定决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有时间阅读、看报纸或看电影。
对基督徒而言,祈祷只是单纯地向天主呼唤‘阿爸’、‘爸爸’,以儿童的信赖之情称祂为‘父亲’。
我所能知道的只是,若是我爱天主,我就会爱天主之所爱。爱天主之所爱是始于内而发自外的,它起于我内心的一思一念,但却表现于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