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个长子不仅不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弟弟,也不接纳慈悲为怀和慷慨宽恕的父亲,宁可选择孤立而不是相遇。
(梵蒂冈新闻网)接纳天主的宽恕,迷失的人可以重新找回道路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天主永不厌倦地等待祂的每一个子女。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5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讲解主日福音的中心思想。
他们实际上在说:“他们应自己想办法”。教宗说,“这是我们众人的普遍态度,我们宗教人士,甚至举行祭礼的人也如此”。
教宗表示,我们「竭尽所能」在天主身上投射自己的样貌,天主却截然不同。为了让人认识自己,天主「前来与我们相遇,并在逾越节完全揭示自己」。教宗强调,天主是在十字架上全然启示自己,十字架有如祂的讲道台。
就在那里,天主邀请梅瑟再次照顾以色列子民,梅瑟却争辩抗议,因为他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项使命。他每次祈祷时,都会问天主:「为什么?」教宗表示,「梅瑟恐惧不安,经常内心忐忑,看起来是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教宗首先表示,我们注意到在圣咏中经常会出现一个负面的形象,就是那些不以超性事物为依据,在生活中视天主不存在、不管束自己的傲慢、不担心自己所思所行受到审判的人。
教宗说:“在每个梦的启示之后,若瑟都不得不改变他的计划并冒着危险牺牲自己的计划,好能跟随天主的奥秘计划。”尽管我们对他如此坚信梦的启示感到奇怪,但圣人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梦的指引。
教宗指出,“基督徒在聆听了天主圣言后,并未将之锁在自己心中”,因为圣言必须与“生活之书”相遇。教宗表示,我们众人都设法找回自己和内心的平安。
一开始认为老太太是姑姑的婆婆,但后来才知道是教会的老修女,因为刚恢复政策,老教堂不是在“文革”中被拆,就是地震中被摧毁,刚恢复的教堂都是震后的简易棚,根本没有老修女的住处,我姑姑为方便照顾,干脆把老修女接到自己的家中
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对爱的体会更加深刻,更加明白,同时自己也感到对爱的惭愧。 2007年8月26日下午,我带儿子和女儿去西湖玩。儿子和女儿他们在湖边用小石块打水漂玩,我告诉他们小心点,不要掉到湖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