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吾主耶稣不仅用语言教导我们向他学习,而且也以身作则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屈尊就卑,与贫穷者为伍,与弱小者为伴,与罪人一起承担应受的惩罚和苦难,最终牺牲自我,高悬十字圣架,倾流宝血,捐躯殒命,
灵修,就是不断练习死于自我,活于天主,每天都要更新自己信望爱敬方面的心态与行为,始终将愈显主荣放在生活首位,在向真美善圣迈进的过程,精益求精,竭力奋勉。
或者你是公务员般的基督徒,自我封闭呢?’‘我这样做:主日参与弥撒,领圣体,每年办一次告解。我都按要求做了’。
这一具有牺牲精神的动作没有逃脱耶稣专注的目光,相反地耶稣从中看到了祂想要教导其门徒的全然自我奉献。教宗继续说,耶稣的教导有助于我们重新找到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并促进我们与天主之间具体而日常的关系。
相反地,成长则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行动。教宗由此指明成长的两个记号:自由与服从。教宗敦促在求学的耶稣会士成为自由的人,在差异中团结一心,奋力摆脱自我中心的态度。在这方面,祈祷是不可或缺的。
教宗指出,童贞圣母玛利亚是信德和爱德的楷模,她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帮助我们预备善度圣诞节,一个向外的圣诞节,使这节日的中心不是我们的‘自我’,而是‘你’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福音的温良和善绝不是天真的多情善感,或病态的自我否定,而是意味着一种对慈悲的天主的活泼明晰的信赖,因为天主的软弱要比人类所谓的力量更为强大(格前1:25)。
他们太仗势自我的才能,认为自己是老大,一切都是靠自己而得。因此对神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这是很遗憾,很痛心的事情。看过赛场,静下来,我们应该反躬自问。
而且要提防自身的昏愚软弱,有时候,自己比世俗更难战胜,所以也更需要天主的圣宠和圣神的助佑,更需要多念玫瑰经,求圣母转达代祷,祈求圣子耶稣,赐我们丰富圣宠,赐我们神力神勇,使我们敢于拼搏,敢于付出牺牲,竭力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