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加利略写了一本《关於世界两大体系对话》的书,再次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论,即太阳为宇宙的中心,因此受到教会判决。
教会在国际社会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要求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人类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藉此成为一个鼓励建设和平的管道。
因此,弥撒讲道应再一次回到主和祂的子民已经建立的对话上(《福音的喜乐》劝谕,137号),好能在生活中实现这对话。
教宗勉励这3个非洲国家的主教们:“在你们为和平的服务中要继续促进与其它宗教对话,更要与伊斯兰教对话,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容忍、不正义和压制行为。”教宗又指出“对话与共融该当是地方教会应有的气氛。”
关于这位20世纪下半叶首屈一指的人物,“埃利奥·托亚夫,犹太人在义大利生活的一个世纪”一书的编辑福阿(AnnaFoa)教授向本台谈到托亚夫大经师对犹太人与天主教徒间对话的贡献,说:“托亚夫大经师经历由对话带来转变的各个阶段
社交媒体虽然现代传播工具可以是个“增进我们人类大家庭内共融与对话的有力工具”,但它们也会变成“毒害、仇恨言论和假消息的空间”。教宗方济各在写给全球天主教传播组织(SIGNIS)的讯息中如此表示。
教宗促请以巴双方响应人民意愿,坚持对话。这场被视为以巴迈向和平新里程的祈祷会,在梵蒂冈花园举行,坐在教宗方济各身边的,分别是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
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在此关键点发生了话题转移。耶稣戛然中止了有关活水的对话。的确,当我们面对真理时,困惑时常存在,有时虽自认获得了真理,却与真理的真义相距甚远!
为了庆祝各宗教亚西西和平祈祷聚会20周年这个重要事件,从前一天26日开始在亚西西举行一个提名为“宗教与和平”的演讲会,宗座宗教协谈委员会兼文化委员会主席普帕尔枢机在致开幕词时强调,亚西西精神鼓励宗教间的纯正和严肃的对话
根据经验我们得知,致力于对话,可以超越旧有的怀疑并建立更大的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