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姊妹均上了年龄,但她们对信仰的热忱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磨难而消散,反而是愈挫愈勇,老当益壮。是什么信念支撑她们历经磨难毫无怨言走到今天?是什么信仰宝藏深埋心底让她们矢志不渝忠心事主?
再者,信仰是在教会团体中萌芽、滋养并达到圆满。教会是藉由信仰而形成的团体,是信仰耶稣为天父派遣来的那一位的人们走在一起而形成的团体。信仰作为教会的生命,通过教会一代一代地传扬开来。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2日主日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们诵念三钟经,他强调福音讯息、十字架信仰及见证的力量。教宗要求信友们度言行一致的信仰生活。
4月24日复活节上午,堂区还组织了2011年新教友、慕道者与福传人员信仰见证分享会,堂区为每一位新教友赠送圣经、通功经各一本,念珠一串。
那是九十年代最后一年,也是在炼灵月里,我在去往神学院参与弥撒的路上,有件事一直让我思虑。我们厂里有位同龄的同事,但我跟她并不怎么熟,听说她的父亲刚刚去世。病重时,同事
信德网讯11月2日,重庆万州教区真原堂中心,陈列假丧:一具深黑色棺木由耶稣受难的十字苦架陪伴。让圣殿更加庄严肃穆,让人陡生慎终追远的敬畏。下午1点半,堂内坐满教友。在修女引
会议期间,多位神父讲解家庭、婚姻、福传等信仰知识,神父、各善会会长及教友们那种学习圣经、勇于福传、爱主爱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教宗强调“精神上的大公主义和大公对话有助于加深‘在一起’的经验,所有的基督徒都在信仰共融的旅途中前行。”
细心的姨妈察觉到我信仰的冷淡,既严又慈的她开始要求我每天必须参与弥撒;每天跟着念早晚课;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每天要和她通一次短信,汇报心态好不好?有无去教堂?念经与否?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我没有信仰,我就什么也可以做。是啊!眼下不就已经是这样了吗?若没有了信仰,社会道德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没有信仰,人会慢慢变成野兽、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