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既关系到尊重各民族和受造界的主题,也与《愿祢受赞颂》通谕建立一种联繋。教宗愿意藉此机会强调,我们能从原住民身上学到许多,尤其是他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怎样在病苦中活出基督精神,认识天主的大能,这对我来说,是在岁月的堆积与洗礼中延伸出来的……。我是一个瘫痪在床整整30年的残疾人。
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耶稣开始在加里肋亚宣讲天国,驱除魔鬼,“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
昨天早课后,弥撒前,我在教堂里呼吁大家积极“索阅”“信德”和各种教会书籍,收到不错的效果。整理出来,给各位主内的神父、会长及义务发行员弟兄姊妹提供参考和借鉴。
搭建桥梁是个很美的比喻。我们谈论前述问题时,我期盼我们能增进合作,建设桥梁,为急需的人取得更多成果。」宗教自由是联合国秘书长要与教宗讨论的另一个主题。他「对与日俱增的不宽容现象深感担忧」。
我们基督徒所信仰的天主是三位一体的天主。今天,我们要庆祝基督徒每天所遇到的天主是怎么样的?耶稣基督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在主耶稣回归天父之后,今天的人如何经验到祂,得到祂的恩宠呢?
教宗说,伯多禄不掩盖信仰,也没有妥协让步,因为信德是不容讨价还价的。然而在天主子民的历史中,常常有削减信德的诱惑、随大流的诱惑,以及不要过于刚直的诱惑。
我在此给大家讲个企业发展成长的例子:八十年代初,北京房地产开放,有一位台商在北京郊区建造了100套别墅(就是现在的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规格、价位、区域堪称一流,修建好半年后就是销售不出去。
其中的挑战是放弃煤炭和集中化采矿。马尼拉(亚洲新闻/菲律宾主教团)-菲律宾主教团发表牧函,对菲国的环境未来发出警告,谴责他们所谓的「我们共同家园的持续破坏」。
事实上,信友与撒玛黎雅人非常相似:和他一样在旅行时,是个过路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已经到达终点’的人,而是每天都要学习,跟随主耶稣。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