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事上,我们必须再三强调,有需要设立更多善终护理中心,为病人提供全人护理,给予所需的人道扶助和精神支持。这是每人应有的权利,一个大家应致力维护的权利。
就这样,我从刚进医院时“大有自杀倾向的重症病人”到后来能拿出念珠安慰邻床的病友,历时仅仅两个多月。与其说这个过程是战胜病魔日渐痊愈的过程,不如说是我在灵魂上从悖逆到顺服的转变过程。
凌神父出去给病人终傅不到两个小时,当他满头大汗地回到堂口宿舍时,发现自己的房间已被窃贼光顾过,在他们这个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地区,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
这年8月,手术顺利进行,病人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头部两侧安装了导流管,通过控制开关及时排除积水来缓解病情。就在老伴手术的那阵子,救恩临到了这一家(路19:1-10)。
大院里的人,什么时候有病就找王大夫,他从不嫌麻烦,遇到节假日,主动提出值班,让年轻大夫去休息,一个人完成为病人治病的全部程序。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她说:看病是去门诊楼,这是住院楼,神父来,一般是看病人,给老年病人傅油,送圣体。听她这样说,崇敬之心不禁油然而生。由于我经常去教堂附近的一家影像店刻碟,便认识了影像店的老板。
在探望过程中,那些渴望领受基督圣体却不能行走、多年卧床的病人,由堂区的非常务送圣体员按照相关条件与要求,也特别照顾了他们灵性上的滋养。
如:宋志云会长和李夙林教友,她们原来都有很严重的病苦,后来她们不顾自己的病,一心投入福传,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到省内外许多地方去宣传福音,看望贫困老人和病人。
另外,堂区也不定时地探访老人和病人,为他们提供病人傅油圣事和牧灵的关怀。在“教理年”里,蔡主教呼吁广大教友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在心灵的土壤中。
这说明在他的年纪,如此病情会使他被定义为脆弱的病人。教宗的肺部有几处微生物感染:“有病毒、真菌和细菌。慢性病无法根治,但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