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与思想贫瘠和灵性匮乏作斗争。教会使我们懂得如何以谦卑之心请求宽恕。在穆斯林社会为以下问题寻找答案:如何见证耶稣?
问题51:天主永远都宽恕吗?“罪恶在哪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就越丰富”(罗5:20)。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0日基督普世君王节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慈悲禧年闭幕弥撒後,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念经前,教宗感谢所有为慈悲禧年作出贡献的人,包括意大利总统、在场的代表团和各机构负责人。
教宗指出,这位圣女的灵修小径勉励我们相信天主的慈悲大爱,在向他人的开放中活出与基督的相遇。“是信赖,唯有信赖能将我们引向爱”。
慈悲禧年鼓励我们省思天主慈悲的伟大。在当前的时代,人们更倾向於自给自足,似乎人可以摆脱一切更高的权威,事事掌握在自己手中。
教宗与波兰主教们的问答触及众多议题,首项提问涉及世俗化和无神论现象。教宗表示,对他人的关怀是治疗世俗化现象的一剂良药,而且也要关怀司铎。
眼中只有穷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肋撒,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了领奖台。
教宗还祝愿所有斯里兰卡人,无论泰米尔人或僧伽罗人,都能找到「动力和力量来打造一个修和、正义与和平的未来」。
三年艰辛为赎人,十四处路汗与血。瞻圣母,哀恸主受难,声哽咽。错案耻,主缄默;宽恕人,敞胸怀,功告就,救世人成大业。舍去自己为赎人,爱人如己做表率。众世人,步武芳踪路,不懈怠。
神父们也通过提问与交流方式,来加深对若望福音灵修的认识。通过听讲培训,加深了各位的灵性生命。从加纳婚姻的故事,认识灵修即如圣母玛利亚所讲的;听耶稣的话,找耶稣吩咐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