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县果园乡热水村张茂英教友,长期以来为教会的事业默默奉献着,于2018年6月被攀枝花中心医院确诊患上了骨癌。
一家一个,从此他们一个村东,一个村西。修女讲的这一对老人就是这陋习的牺牲品。
一月十七日,“真福彼得·托罗特基金会”在真福殉道地拉库纳村举办了纪念活动。这一基金会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专门致力于推动宣传真福的生平事迹;并支持拉包尔教区主持启动真福托罗特的列圣品案。
以下是乌兰察布教区为疫情灾区捐款明细:主教/神父/修女2950土牧尔台1000后旗5847古营子7495望爱村650集宁西堂5930丰镇2000移民村6024兴和11226.66玫瑰营2253集宁东堂18551.46
晏村天主堂晏村堂区方国清神父,年后封闭在堂,却心系灾区正在受苦的“最小弟兄”,方神父奉献500元,教友捐献2000元,希望能为疫区同胞奉献微薄之力。
今天是葫芦屿村的一件喜事,是教会的喜事,也是村子的喜事。这个圣殿是我们与天主相遇、与天主谈心的一个空间,……我们不但要建立外在的这座圣殿,更要建立好自己心灵的圣殿。
为了帮助教友们善度四旬期,特别是圣周的各项礼仪生活,温州教区永嘉铎区于3月17日组织瓯北堂区和永临堂区宣讲员、堂务骨干等140余人在桥下天主堂举行为期一天的避静神工,特邀请温州教区小德兰女修会会长邱碧瑾修女来带领讲道
温州教区小德兰女修会,成立于1995年1月8日,其宗旨是以圣女小德兰为导师,效法她的芳表,特别致力于为主的司铎献上祈祷与牺牲。同时分担教区的使徒工作,协助司铎更圆满地完成福传使命。
前些日子,我去了叙利亚南部,因为那里有一个小村落,村落里仍然讲阿拉美语,这是耶稣在世时所用的语言,我相信这里一定可以找到一些与耶稣有关的事迹。果真,我在一座小教堂里发现他们的弥撒用阿拉美语。
原来,这朵玫瑰花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装饰,还是教宗方济各和他特别尊敬的圣人里修的圣女小德兰紧密相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