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述说,要持续这种被福音塑造的生活,其重点是,要参与礼仪和团体的祈祷、专注于在末日(eschatological)与天主圆满共融这一目标(10:25)。
内蒙呼市教区田磊神父本文从解读礼仪圣部的《罗马礼仪与文化互融》训令入手,以把握礼仪本地化的意义、要求与原则;再分析我们教会的礼仪现状;然后就此现状提出礼仪本地化的路径。
自1985年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启动世青节以来,吸引了各国青年代表云集一起分享信仰经验,见证主内的共融。
2017年则是堂区年,目的是使堂区藉着不同教会运动之间的共融,日益成为团体的团体,并且能进入人们的生活。司铎和青年将是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的主角。
教宗提醒全体主教在与伯多禄继承人的共融中,有义务守护基督的教会,服事教会,不做主人,却要做仆人。在这层意义下,教宗不是最高主宰,而是最高的仆人,是天主的众仆之仆。
其次,满腔热忱地活在当下,以共融精神圆满地度福音生活。最后,对未来寄予希望,面对奉献生活中遇到的众多困难,尤其是圣召危机,不灰心丧气。
教宗最后提醒,「在这股更新的城市传教动力中,平信徒务必与他们的牧者保持共融,懂得提出福音的核心,而非它的『附属品』。唯有秉持那尊重人的态度,才能向前迈进,才能提供福音的精髓」。
教宗说:每个堂区团体都受召成为聆听和宣讲福音的首要场所,成为以感恩祭为中心的祈祷之家,成为真正的共融学校,在这学校中,爱德的热情可以克胜肤浅和枯燥的宗教情绪的诱惑。
当时,改革派犹太经师罗森鲍姆深受感动,他表示不希望与新慕道团的这种友爱共融关系就此停止。
他特别提到男女修会会士,希望他们在这奉献生活年加固自己的圣召及与基督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