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耶稣会士在华教育及伟大的天主教教育家和政治家 —— 马相伯的启迪
2020-09-25

蔡元培倡导的北京大学新课程旨在一方面塑造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个性及品格,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艺术、科学、文学、军事学科、伦理、美学和其他学科的透彻了解。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第十九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13-02-27

这景象,就是要求我们默想圣伯多禄所写的∶「你们是因他的创伤而获得了痊愈」(伯前二24)。天主子受难,死亡,但却复活了。

特稿:加强堂区团结 促进福音传播
2013-04-12

也正如被视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在1890年《致郑藻如书》中说过:远历代,横览九州,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教化。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例如在2004年举办了「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亦有跟英国学术团体举办「基督信仰在全球化世界的角色和功用」为题的学术对话访问。[〈合作成果〉(无日期)。

罗马:梵蒂冈电台华语节目部历史
2011-09-14

当时每周七次的播出内容有:世界宗教新闻、基督教义和人生哲学、公教社会伦理、爱的世界、罗马钟声、晨钟、以及生命之粮。这些节目的播音时间都是十五分钟。

在重庆开县赈灾捐献仪式上的讲话
2004-11-25

比如,教会能发挥自身道德感召力的优势,净化社会风气;能用伦理规范有效地训导人群,益于社会诚信建设;教会能发扬自身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贡献社会,为国家政府分忧解难。

圣神同祷运动
2005-11-03

他的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他按自己的观察判断,发现天主教的圣神同祷运动里面,异语的现象是真实的;并且参加这个运动的人,经过圣神内的洗礼,很明显地在生活上有了一个变化,就是在宗教生活上越发的虔诚,而在伦理生活上也有良好的转变

河北省第三届司铎培训班闭幕式司铎代表发言选登
2003-09-25

董生平神父(石家庄):这次学习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牧灵经验、哲学、伦理、圣经、讲道、福传、组织管理等,这些内容有许多为我们福传有着直接的意义。

汤汉:在第五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上的欢迎辞
2015-11-17

在此,我鼓励中国基督徒,尤其是与会的中国基督徒学者,醒觉自己对于中国社会的责任,实践自己的基督信仰,在经济、法制、伦理、灵性各个层面上,努力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天国不只是在天上,也在人间。

寻找与耶稣相遇的真实体验
2016-06-22

他引用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中的劝谕:我从不会厌倦重复本笃十六世的话,这番话把我们带到福音的核心:‘成为基督徒,其起点不在于一项伦理选择,或者一种崇高的理念,而是一个际遇,在人生中竟遇上一位赋予生命新境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