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效仿印度德肋撒修女,强调与穷人“共患难”,并推动教会成为“边缘人群的家园”。其言论深刻影响了国际社会对贫困、难民及移民问题的关注。
在撒上17:34-35节,由达味对撒乌耳所讲的话可见一斑:“达味回答撒乌耳说‘你的仆人是为父亲牧羊的人,几时有狮子或狗熊闯来,由羊群中夺去一只羊,我就追上去,打死他,从它口中救出那只羊来。’”。
圣诞节期间很多外教人到教会来,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请神父讲道,让他们谈对天主的认识,给他们一些教会的纪念品,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撒天国的种子。
在加尔各答大会上当选总会长,接替自2009年以来任职的普雷玛修女。现年68岁的她是在德肋萨修女身边长大的,目前是喀拉拉邦会长。加尔各答-名叫约瑟芬(M.JosephMichael)的印度修女现年68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记载天主显现于撒罗满王圣殿,天主的荣耀充满了圣殿。教宗解释说,上主以多种方式向祂的子民说话:藉着先知,司祭以及圣经。
好多人进秦岭去挖珍贵药材,而这些珍贵药材又是谁撒的种?这种子由何而来?……由于他善于思考,记性也好,看过的、听过的、想过的他都能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教宗提到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照顾受苦的人,在他的伤处倒上油与酒,然后把他托付给客店主人。于是教宗这样问道,也如此答说:现在,谁是这位店主呢?是教会,基督信徒团体,是我们。
让我们想想首批基督徒团体,术士西满(参:宗八9-13)、以及阿纳尼雅和撒斐辣夫妇(参:宗五1-11)就受到过这种诱惑。
巴尔迪塞里说:届时将展示耶稣圣婴圣女小德肋撒的双亲马丁(Martin)夫妻和她本人的圣髑,以及真福夸特罗基(Quattrocchi)夫妻的圣髑,意义重大。
教宗最后以当天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的话,结束他的弥撒讲道:吾主上主要从人人的脸上拭去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