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由圣母玛利亚的“我在这里”而得以实现的降生成人奥迹正是整部《神曲》“灵感的真正精髓和主要核心”,这部作品将天人之间“奇妙的交换”予以“神圣化”,天主“进入我们的历史,道成肉身”,人类则“呈现在天主内
对我们而言,这也是复活奥迹的意义,即让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在天主圣爱中发生转变。”所应采取的行动乃是在我们生命最隐秘的角落接纳上主,那里有我们的恐惧、疑惑和封闭。
教宗表明,那是一段「艰难又痛苦的等待过程,蒙受上主十字圣架奥迹的光照;它所结出的果实是许多照料的工作、手足情谊的关爱,以及为饱受卫生危机后果之苦的人服务」。
也因此,在有关教会的奥迹、教会的合一、以及教会的职务上,各方仍然有歧见。而在伦理道德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困难,这些困难导致各教会团体采取不同的立场,致使教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减少”。
天主耶稣冬夜降生马槽,这一贫如洗好似一道强光,照亮了世界,这奥迹不是明白地告诉我们要轻看财帛吗!耶稣隐居30年,做工劳苦,不是告诉我们旅居世上劳苦耕作,以劳换食,轻看名利吗!
他说:“十字架奥迹启示了天父的仁慈无可限量的威力,天主为了重新获得他的受造物的爱,竟然接受付出奇高无比的代价,就是他的独生子的血…在十字架上天主显示他要拥有我们的爱。
教宗告诉青年们:“专心聆听天主有关圣神的奥迹和圣神的工程所说的话,会使我们得到重大和令人鼓舞的知识。
教宗指出:“圣言降生为人和吗利亚怀孕并生下天主圣子,这些都不是单靠人的理智容易了解的伟大奥迹。那躺在马槽中的婴儿是真天主,也是真人。玛利亚把这一切事都默存在自己心中,反复思想”。
教宗接着说:这项判决在圣洁的历史上是震动人心的一页,同时也是光照教会奥迹的一页,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话来说,就是‘教会是圣的,同时却常需要洁炼’。
事实上,玛利亚踏上了一条灵性之旅,在这条旅程中,她预先理解了她儿子的奥迹。让我们回顾这段旅程的各阶段。在她怀孕初期,玛利亚拜访了依撒伯尔,并与她同住了三个月,直到小若翰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