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我们陷入了封闭于渺小的自我的诱惑,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由此,他人变成了多余的,更糟糕的甚至是讨厌的、是个障碍。
教宗说:「这便是骄傲,自我夸耀。这就是把福传贬低为一种形式,一种虚荣。『我去福传,带了很多人进教。』劝人改教也是一种虚荣,福传绝非劝人改教。
我们才会习惯於放弃,总是自请方便,倾向於相信人们能自我痊癒,为了辩解我们的懒惰而大发苦水,被自己的懒惰禁闭在一成不变的徒劳抱怨中。主教的抱怨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行为。
教宗解释说:他们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无法提供帮助、改变现实,也不能微笑、自我奉献,而且失去爱的能力。我们这些教会的人也如此,倘若我们流於‘世俗’,就会有这种危险。
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天主是爱,但却不是世俗所看重的俗爱、情爱、欲爱、性爱、私爱、偏爱、有条件的爱、非常利己的爱、狭隘局限的圈子爱;而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白白施予、一视同仁、牺牲自我
他因此变得孤独、自我封闭、焦虑,而且失去了亲人的爱。米凯利尼神父邀请在场人士省思上述两个问题,以耶稣这个人和祂的讯息作为重新启程的起点。相对於历史上的耶稣,基督的复活阐明一个真正的新意。
真正丰富的内心,可以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喜乐,并保护我们免遭羡慕与嫉妒,自我夸大以及骄傲的诱惑。2.这40天逐渐使我们适应一种适时放弃的文化。
教宗说:当我们想要与众不同,当我们组建阵营和党派,当我们固执於排斥的态度,当我们自我封闭於自身的特殊性,认为自己最优秀或总有道理时,就会出现没有合一的差异。
每当我们需要帮助,耶稣不对我们说要认命,或让我们自我封闭,而叫我们转向天父,以信赖的心祈求祂。
教宗说:这就是那些不觉得自己是瓦器,设法从自己身上寻找得救和圆满的人的行程,朝向虚荣、骄傲、自我参照的道路。然而,天主的大能是救赎我们的力量,因为保禄宗徒承认我们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