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年份、月份、日期,无论前查、后查,即可锁定该日在教会礼仪年的位置,以及当日专用的晨祷、晚祷、诵读等内容。(参见「爱祈祷」)这些内容均取自信德版的《每日礼赞》和《每日颂祷》。
耶稣注视著受伤的人类,接纳人的整体,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并「邀请每个人进入祂的生命来体验温柔」。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
文告指出,“面对奴役我们人类的各种形式的罪恶,包括战争和不正义、隔离与压迫、破坏与过度消费,庆祝耶稣的圣诞不断提醒我们:天主赏赐我们救赎,祂将一切灾难与罪恶转化为完整和纯全的生命。”
在此机会上,教宗方济各致函苦难会总会长雷戈(JoachimRego)神父,祝愿此项会议“在十字架的智慧的光照下,重新了解当代的挑战”。
马里奥·恩里科主教在弥撒讲道中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就像耶稣时代的人一样,他们要求征兆….今天即将发永愿的埃琳娜修女和克里斯蒂娜修女,她们的生命就是基督未来王国的标记;献身修道的生活就是要告诉世界,
在美国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当地的医生都束手无策。后来得知,在离她们很远的一个州有一位名医,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但是经济拮据的她无法带女儿前往,于是只好祈祷,求天主帮忙。
湖北宜昌城区方济各堂口有一对姊妹花,每天一同参与早弥撒,一起参加团体祈祷,有空一起探望孤寡病患或打扫教堂,拜访左邻右舍,通过爱心陪伴传播主的福音,她们就是黄衍芙、黄衍菊两姊妹。
社会中充斥着沮丧的气氛,唯一的愿望就是出走其它国家。
在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的弥撒中,仔细聆听了神父关于耶稣复活雅依洛女儿的讲道,忽然感到父母为子女恳切代祷的重要性,乃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不可忽视的责任、本分和要务。
但是,他们的信仰导师把他们带入到了一个具有深厚宗教气息的氛围里面去,借着深度的祈祷生活,他们通过信德也真实地接触到了复活的基督,所以,实际上他们也有了真实的与复活的耶稣相接触的经历,他们的宣讲也实实在在的是个人经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