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每个人要对生活、家庭、未来怀有希望;其次要关注哪些是被人忽略、歧视、排斥的领域,那里通常是边缘人士,如麻风病人、贫困者、特殊病患,还有我们封闭的内心。最后,我们该如何行动?
他们正经历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在耶稣受难后的几天里,他们关闭自己在最后晚餐厅,受着惊吓,内心失去勇气。复活的主来与他们相会,第一件事是展示他的钉痕(参阅20节)。
【斐3:14】10、学会分享与给予有人觉得截取与获得就可以快乐,其实当把自己所有的分享给另一个人时,他的快乐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着的,内心的喜乐也远大于物质的快乐。……施比受更为有福。
那么我们试问自己——每人在他的内心自问,我能说耶稣是我的“君王”吗?或者我的内心有其他的“君王”?君王为我来说是何意义?他的话是我的方向,是我所确信的吗?我在他身上看到天主慈悲的面容吗?
然而,基督徒的祈祷并非为了让自己心情更安宁,或找到内心的和谐。若祈祷在於説情,那麽祈祷便存有一种体现爱德的全部动力。
真正的安息是内心的平安,它不以成就衡量,而在于能否接受生命所赐予的一切。安息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学会更深刻、更从容地生活的方式。安息不是被动,而是一种充满信赖的主动,使我们得以自由地去爱。
其次,玛利亚以和平的方式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生活中的困扰。一位和平的人,首先是“能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人”。
古圣还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人生在世,内心光明无余,做事坦坦荡荡,不贪无故之誉,不说无心之过,不怕无事之非。”也许正是这些深入骨髓的教诲,使这位卦师拒绝这无故之誉,并说出事情的真相,把功劳归于晏子。
当收到资助金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感激。我是一个驼背的残疾孩子,家住离县城较远的山区。家里虽贫寒,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父母都年迈多病。我虽然身有残疾,但却很坚强。
当天晚上,她发了个短信给她父母,感谢他们,因为自她把那东西丢了之后,她内心经验到从未有过的平安,身心轻松非常。之前,她常感到背肩很沉重。这次,她是乐极而哭。她不再感到害怕,而觉得与耶稣亲近。感谢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