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灵修避静活动,司铎们一起生活交流、进餐、祈祷、聆听,在圣神的引领下,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使徒工作认识得更加清楚,彼此间的手足之情也得以加深,更加积极主动、精诚团结、彼此合作,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教区及堂区建设中
总统强调,此举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社会和政治交流”作出贡献。(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我最初见到苏神父是在1970年,那时候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苏神父对全体学生讲述光启圣光耀明,服务他人的校训及自我超越的精神。
一、文字福传要有使徒精神什么是使徒精神?我认为是对福传大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教宗方济各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指出「世界的精神」和「天主的圣神」每天都在人的心里互相争斗。人的内心有如一个「战场」,两个不同的「神」在里面互相争斗:一个是天主的圣神,另一个是世界的精神。
“synodality”作为一个激起关注与热议的崭新概念,其字面意思为“共议性”或“共议精神”,台湾天主教会倾向于翻译为“同道偕行”,香港天主教会偏爱翻译为“共议同行”。
民众困惑地感到精神沮丧,我们可称之为虚无主义,它使生命屈从于这个被自相矛盾所驯服的世界和社会。这种透过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来麻醉这深切困窘的倾向使人生活在忧郁中,因为他找不到相称于自己精神境界的崇高目标。
我心头一震,见多识广的司机居然也不知道,这就是西方人的契约精神! 岂止司机,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知道遵守契约精神呢?
一、回顾历史 福音传入中国,并和中国文化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经历了四个阶段。
有人说不成功就成仁,天主教会的传教士是以成仁的精神去做事,去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以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