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基督复活了,我们可以怀著信心看待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事件,即使是那些最困难、充满痛苦和不确定的事件。这就是我们蒙召以言语、尤其是以生活见证宣报复活的讯息。
两位宗主教在文告中分别说明,痛苦和死亡不是最终的结局,任何限制都不能夺走真正的精神自由,并勉励众信徒怀抱希望对抗疫情。巴尔多录茂一世宗主教在文告中明确表示,「没有对永恒抱持希望,就很难保持人性的面貌。
尤尔科维奇总主教于是重申,正如移民和难民那样,国内流离失所者“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或统计,他们是人,有着自己的经历和痛苦,以及个人的期望”。
枢机表示,所发生的事故和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痛苦让他感到难过,他强调“许多家庭因挥之不去的有害气味而深受煎熬,渔民和所有以海洋为生计的人则处于严重的困境”。
委员会成员得知教宗住院接受手术的消息时极其痛苦,现在他们说,手术成功的消息令人感到欣慰,并向那些“照顾教宗的人”表示感谢。
神学不可沦为人造天堂,绕开现世的矛盾,而应触及兄弟姐妹的困惑、痛苦及希望,不管他们是否有信仰,却都是同一旅程上的伙伴。
教宗在讯息中指出,媒体很少谈到公司倒闭的企业家的困境和痛苦。然而,诚如《约伯传》所教导的,成功并非“德行与美善的同义词”,不幸事件也不是罪过的同义词。正直公义的人也会遭遇不幸。
七苦山得名 “圣子高悬十字架上,痛苦之母站立其旁。” 9月14日是“光荣十字圣架”节,说起十字圣架的敬礼是和圣妇海伦娜分不开的。
这要经由牧灵上的痛苦,它是仁慈的一种表达。那么,牧灵上的痛苦又意味着什么?教宗说,它就是为人受苦和与人一同受苦,如同父亲和母亲为儿女受苦那样,并心怀焦虑。
为了让我们特别重视超性爱德的实践,主耶稣曾在公审判的训谕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他在日后审判时所厘定的赏罚标准,就是对自己身边兄弟姊妹的态度,究竟是对他们的痛苦灾难表示同情怜悯关爱?或是麻木不仁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