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会现在需要文字福传,因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在不断提高,科技也在进步,当前正是信息时代。“信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最后,我再次谢谢大家的莅临、参与,并预祝大家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培训班举办成功!
还要感谢教友们为祈祷所的成立与发展进步做出的各种贡献!
如果把传教士以来的文化对话和中国自身的思想脉络加以勾连,亦将有助于拓展相关的思考,激活相互的理解,推助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这应该是基督教神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内在精神。
北京西堂王巧琳教友:教会都是一家人,在有困难的时候应该相互扶持,互相帮助,一起度过难关,在主的爱内共同学习进步。
我可以按照对中国有限的知识来谈谈印象……总体而言,我认为中国已经进步不小,所以有时看到这里或那里有所收紧,但中国很大,你不能拿这个来描述……如果我们对中国看得远点
在耶稣时代,愿意在灵修生活上有所进步的青年人习惯于离开家乡,去与一位师父一起生活。他们在那里研读圣经,通过实践学习祈祷和礼仪。同时,他们帮助老师维持生活。那两个问耶稣“老师,您住在哪里?”
从教会看,今天的教会深受世俗的影响和侵害,教会内的世俗之风已经成为一种强烈影响教会发展和进步的绊脚石。
“在教会中,一切都必须符合福音宣讲的需求;不是依照保守派或进步派的意见,而是要让耶稣深入到人们生活中”(教宗方济各,2023年2月22日周三例行公开接见要理)。
这非常重要:是成圣路径,那是基督徒的捷径,穷人和边缘人士是主体,一个人如果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这些人奉献,就不会在成圣路上进步。这些人就是上主的临在,他/她们需要上主的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