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醒这样的人,“你现在没有杀人,但如果你继续下去,就会有不好的结局”。因为“藉著言语和诽谤”很容易杀人。教宗解释道,嫉妒随着“自言自语”而增长,以嫉妒的心目看待事物。
他对天主说:‘看,我多棒,如果祢需要什么,跟我说,我来解决您的问题’。也许这人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事,他说,‘我每周一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我很棒。”
「如果我们屈服于闲言碎语这恐怖主义,我们就让魔鬼得利了。因此,说话时应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要说希望、安慰、鼓励的话,要祝福人而不是诅咒人。」那么,静默对祈祷有何价值呢?
事实上,一方面,如果传教将在信仰和祈祷——与爱德结合在一起的祈祷——内与天主的关系放在首位,那么传教会激励我们去与他人相遇,关心他人所需、关心他人对天主的饥渴。
关于他的想法若不被政治高层人士和决策者接受的话,这位诺贝尔奖和平奖得主如此解释说:“如果公众舆论变得强大,我认为它就不能被忽略。如果教宗方济各承担掌舵人,声音就会变得强而有力。
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方济各呼吁众人祝福,而非诅咒:「如果人人都做到这一点,战争自然不会存在。」(梵蒂冈新闻网)天主宛如「慈爱的父亲和温柔的母亲那样,从不停止爱护祂的儿女,即使儿女会犯错误」。
教宗解释,如果我们把自己作为神恩的唯一诠释者、我们善会或运动的唯一继承者,或者如果我们声称有权事先决定谁应该是我们的继任者,那么我们就陷入了不忠诚的陷阱中。
教宗强调,如果幸运常使人盲目、肤浅和骄傲,那么这个在信德中经过考验的过程“会使我们重生,使我们感到与过往不同,尽管它艰难和令人悲伤”。
于是他说:“如果你们无法给我送圣体,至少让一个穷人进入我的房间。如果我无法与基督共融,我愿意至少与祂的身体共融。”
教宗强调,“如果青年对感恩持开放态度,而长者能为他们投入新的未来主动采取行动”,各国人民就会蒙受极大的祝福。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