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从人类的这种处境谈起,指出天主的慈悲并非遥不可及,各种疾苦都能在天主慈悲中找到有效的救援,我们应孜孜不倦地汲取天父的慈悲,并将慈悲带给世界。
实际上,天主的救恩工程是一项再造工程,天主的父爱藉着圣子的牺牲和圣神的恩典,使我们脱离孤儿的处境。
教宗解释道:「为了与天主相遇,人必须回到他受造时的处境:站立着,行走中。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我们,使我们能够站立,与祂相似,向前迈进。
传教园地现今似乎每日都在伸展,总是拥抱新的穷人;这些具有基督面容的穷苦男女,在生命绝望的处境中请求帮助、安慰和希望。因此,教会需要你们,需要你们的勇敢使命,需要你们乐於将福音的喜讯带给每一个人。
他们虽然常常一无所有,但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也帮助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人。这也是一个喜乐的讯息。问:禧年即将结束,但慈悲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你们正在与其它机构举行有关慈悲的活动吗?
我为我们基督徒每一次对穷人或贫穷处境的转面不顾,请求你们宽恕。你们对教会的人的宽恕是降福我们的圣水,可以洗净我们,帮助我们重新意识到福音的核心就是贫穷这一伟大讯息。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处境下,他都不会丢弃我们,他都会紧握住我们。
尤尔科维奇总主教首先提及叙利亚「惨不忍睹的处境」:长达6年的暴力导致为数众多的百姓伤亡;基础建设、住宅、学校、医院和敬礼场所被破坏,整座城市全部毁灭;人们营养不良,医疗物资短缺。
「哥伦比亚存在的许多处境要求使徒实践耶稣的生活风格,尤其是将爱化为非暴力、修和与和平的行动」。耶稣的使徒也需要投入人群之中,即使我们会因此沾染淤泥。
他们在履行主教的使命时,不应持有主要角色或自我陶醉的念头,而应谦卑地对待自己的规划,顺从福音、教会的训导和准则,以及人们的具体处境。分辨能力是对抗生硬的一剂良药,因为同样的解决之道并不是处处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