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总结经验,解放思想,树立信心,采取措施,再创佳绩,努力使包头教区的福传事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
教宗本笃十六世要求立即实现停火、开启人道主义走廊救援平民百姓、正式启动“理性的和负责任的”谈判,“结束地区内现存的不公正的客观局势”教宗本笃十六世宣布,本主日七月二十三日为为黎巴嫩祈祷日。
教宗说,今天是思考这个问题的好日子:那个召叫亚巴郎,叫他离开自己的家园前往一个他尚不知道的地方的天主,是同一个走上十字架,以实现祂的许诺的天主。同一个天主也在时期圆满时,为我们众人实现了这个许诺。
教宗解释说:圆满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渴望就是成圣。这是以圣洗之泉为起点、以天国为终点的旅程,需要透过每日具体生活中接纳福音训导而一步一步实现。
我寻求这途径,谈论它并思索它;那拥有这物件或实现这计划,以及获得这地位的念头似乎是一种能获得幸福的美妙途径,一座能抵达上天的塔(参阅:创十一1-9)。于是,我们让一切都为那个目标运作。
至于何时、怎么才能圆满地实现这一合一,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在充分认识到合一是只有天主才能给予的恩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虔诚祈祷,向天主祈求这一恩宠。合一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使徒力量。
耶稣始终往天父那里去,这个福音段落「强而有力」,因为耶稣的言下之意是:「我与天父同在:你们求,我必将实现一切,因为天父将与我同在,祂必应允这祈求。」教宗强调,「这是对天父的信心,相信天父能实现一切。
各种差异在天主子女尊严面前都变得次要,天主以祂的爱实现了真正和实质性的平等。”“因此,我们蒙召以更积极的方式度一种新的生活。造成分离的差异和冲突在基督徒内不该有安身之地。
天主的亲近坎塔拉梅萨枢机指出,要实现这一使命,神学自身“需要深刻的更新”。他讲道:“天主的子民需要的是一种充满生命的神学,不能总是‘以第三人称’称呼天主。”
“当一个人温顺而谦卑地置于天主面前时,他往往能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一种独特的领会:在忠实且恒心的祈祷中,尤其在朝拜圣体时,一切变得和谐,他能更清楚把握住目标,在上主那里找到力量和光明,按照祂的计划去予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