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梵蒂冈电台讯)今年九月一日是第三届「关爱受造界祈祷日」。教宗方济各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Bartholomew)当天发表联合公告,表明「人的尊严与繁荣,取决于人是否照料整个受造界」。
圣座于昨天26日发表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下届移民与难民日撰写的文告:同一个人类大家庭。下届也就是第97届移民与难民日将于明年1月16日举行。
他首先解释圣神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的意义说:「在《信经》中,圣神是『主』意味着祂具有天主性,这是在宣认圣神的性体。」
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教宗接见撒丁岛义工关怀服务中心的成员义工关怀服务是一项满足他人需要的选择,向正义的要求、维护生命和保护受造界开放,特别体贴及关怀病人和长者,因为长者是智慧的宝库!
其活跃的主要领域有:少年儿童牧灵、学前教育和学龄儿童教育、基督信仰和传教宣传教育、维护生命运动等。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2000多万名儿童加入到了宗座圣婴传教善会的活动中。
这位圣座大使又说:“许多儿童的出生权利被否定,他们在出生前就被剥夺了生命,男童是因为预知出生后可能成为残疾,女童则只是由于她们的性别,这样的做法否认了残疾人和女童属于家庭和社会成员的同等价值。”
因此,声明重申,宗教的作用应该是“促进和捍卫每个人类生命的尊严”,而非相反。
许诺和冒险是教宗方济各在第56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强调的两个幅度。这份文告的灵感来源是耶稣召叫首批门徒的事迹(谷一16-20),以及刚结束的两大盛事:以青年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和巴拿马世青节。
教宗方济各在第33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中提出病人和照护者内心深处的诸多问题。「当我们亲身忍受严重病痛、残疾,或许治疗费用超过我们能力范围时,我们如何保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