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传百年庆典之际,将有二十四名教区修士和修会会士晋铎。 谈到目前情况,总主教强调我们这里的外籍传教士已经越来越少了:只剩下了天主之母会和圣心会的部分印度裔司铎,还有十几名外籍会士。
南京教区全体神父、修女、修士和千余教友欢聚一堂,参与难得一遇的圣堂大礼弥撒,正如门前大红氢气球飘扬的标语:我们满心喜乐,因为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我的圣殿将是万民的祈祷所。圣堂取名感恩圣母堂。
教宗在这几天收到许多表达敬意的信函,其中一封来自几位中国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
早上8:30分仪式正式启动,在鼓乐声中,众教友跟随教区杨永强主教、堂区主任吴克星神父、田斌神父和另外6位神父、3位修女、一位修士,唱着圣歌、敲着锣鼓、扭着秧歌,绕村一周进行游行庆祝。
全教区神父、修士、修女及教友代表300多人参加。特别邀请来自四川修院的全体师生、教职员工及成都教区的田勇林执事参加。
一、泰泽式共融祈祷8日下午,巴市堂口的神父,修士,修女及教友代表团从四面八方赶到补隆镇堂。晚6时,由辅祭班,参礼神父,主礼神父手捧圣体光进圣堂,教友每人手持一只蜡烛,举行泰泽式共融祈祷。
弥撒讲道中,他对修士们说:“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参照点,我们永远参照的准则只有一个,就是耶稣基督,导师与上主。”他在参观大修道院的时候勉励学生们多祈祷。
《玫瑰经念珠》源起达味圣王的一百五十首圣咏,是古时隐修院修士最重要的或唱或咏的新祷词,当时,附近村民也学着诵念,但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很难学会和背诵,乃改用一百五十遍圣母经代替圣咏。
在求知求真的路上也许需要的是修士般的虔诚和献身精神。(杨宗学摘自《环球时报》)
毕达哥拉斯(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初期教会的隐修士们都认为“九”是人类的数字。希腊和罗马人有为亡者的九天祈祷,在第九天有特别的仪式,才完成其安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