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自《罗马人书》的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也强调了生命的张力:虽然有苦楚,却无法与那将来在我们身上显示的光荣相比拟。这是一种苦楚和光荣之间的张力。实际上,在这张力中存在一种对天国光荣显扬的热切期待。
谈到守护教会,教宗指出,圣保禄宗徒在当天的第一篇读经中对格林多的信友团体说:你们不知道,你们是天主的宫殿,天主圣神住在你们内吗?(格前三16)。
耶稣曾说,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圣保禄也命教友要不断祈祷(得前5:17);我们应当怎样听从其教导,实行其教训呢?作为世俗之人,首先要理解时常和不断的意思。
圣保禄说:“在基督内,天主的一切诺言已经实现”(格后1:20)。这当然不仅仅只指两千年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那个人。对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是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复活的主。
教宗因此邀请每位基督信徒“步武圣保禄的芳踪,在基督信仰所怀抱的希望上做个可靠的见证,因为圣保禄在和耶稣基督相会后,他的内在生命完全被天主的爱所改变。是耶稣基督在赋给生命意义。
圣保禄劝勉斐理伯人要拥有和“基督一样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漠视那些饱受战争煎熬;因信仰、种族和原籍而受到迫害的兄弟手足们的苦难。
在《玛加伯书》中,犹大对阵亡者的善举(加下十二45)和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关于“爱永存不朽”(十三8)的思想为教宗提供了对复活的第二个省思,即行爱德是“对生命的质询”,关乎著“复活的问题”。
教宗方济各10月13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圣保禄宗徒的《迦拉达人书》为省思主题,这一次论述“基督徒的自由是普天下人获得释放的酵母”。
我们教会也一直在纪念、效法大圣若瑟的劳工事迹;想必大家都知道圣保禄宗徒传教的两大原则:一边传教、一边劳作(织帐幕)。他很少接受信徒的物质帮助,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有饭吃。”
他即使不说话,也令人感到他的临在,令人感到他像圣保禄一样是为基督而生活。他也像圣保禄一样被基督抓住,在他整个的司铎生涯中和以后任职主教及巴黎总主教的生涯中,基督是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