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见证正是我们一起努力扶持受苦的人、需要帮助的人,以及面临迫害和暴力的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再是分裂的,而是一起朝向圆满共融的道路前行。
这也是我们从受苦弟兄或姐妹身上看见祂面容的好机会。
愿那些因冲突而受苦的儿童免於凶恶。教宗特别为弱小者和穷人祈祷,愿他们继续相信和期盼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中间的天国,它就是‘义德、平安以及在圣神内的喜乐’(罗十四17)。
教宗说,新真福致力于照顾病患,从病人身上看到了耶稣受苦的面容,祈愿大家效法这位病人使徒的榜样。
我们愿意替人微言轻、替只能饮泣吞声的人发声,因为中东今天在哭泣、受苦、沉默,而其他寻求权力和财富的人则在践踏中东。为了弱小、卑微、受伤,以及天主站在他们身边的人,我们恳求天赐平安!
我们看到他们如何受苦,这是耶稣此刻在这些可怜人身上的一个实例。由于圣诞音乐会的善款还没到,慈幼会士尚未决定如何使用这笔善款。但马卡兰巴神父指出难民营最大的问题之一是食物。
庇护十二世孜孜不倦地为和平努力、维护受迫害的人,关怀受苦的人。1943年7月19日罗马遭到轰炸,这位教宗打破各项礼节,将基督的光带到残垣瓦砾间,拥抱那些围拢在自己身旁的群众,他们好似受惊的羊群。
很多青年及朝圣人士停留在耶稣受苦的地方祈祷;伯多禄背主朝圣地,是指囚禁耶稣,大司祭盖法的住宅的地方,圣伯多禄是在这里背判了主。
教宗解释道,依从病人的请求为他们提供自杀协助,这并不是关系到病人自由选择的问题,因为存在“丢弃”受苦病患的可能性,或“对请求安乐死的病患给予虚假的同情”。
遇见斐理伯后,厄提约丕雅人终于明白他正在阅读的那段经文,认出那受苦的温顺仆人“正是斐理伯和整个教会宣讲的那位基督”。他于是请求接受洗礼,宣认耶稣是上主。然而,是谁推动斐理伯前往旷野会晤这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