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各国必须应对普遍丧失生命权的现象,这个现象与贫穷密切相关,尤其是不适当的居住条件与无家可归的问题」。在废除死刑方面,国际社会愈加具有共识,奥萨总主教赞许这是保护生命的一大进步。
天主隐藏在许多人的面容中,这些人在困苦、贫穷和艰难的环境中生活。挨着圣诞马槽的圣诞树也表达出了山岳之美,并邀请我们默想造物主,尊重大自然,天主之手的化工。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在个人层面都能关怀最贫穷、最孤独、最危急的人。这也是因为最近在罗马街头死亡的两个人生前都住在非常偏僻的地区,他们都很孤独。
此外,圣座代表也提到那些逃离战争、迫害和贫穷的人民遭受的悲剧,阐明各国有义务确保移民和难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宗教权利。正如教宗方济各所指明的,我们不仅要对这种现象的影响,也要对其导因采取行动。
教宗表示,若要看到贫穷,光是跟随伟大的理念并不够,还必须活出降生的奥迹。这是天主的奥迹,祂降生成人,祂为了把人举起,为了拯救人而死了。这些并非只是说得好听的话,而是我们作为教会蒙召活出的现实。
除了暴力冲突以外,人口贩运的其它成因包括:极端贫穷、发展落後、排斥现象,以及缺乏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圣座代表感慨道:「逃离经济匮乏和自然灾害的人极其脆弱,人口贩子在剥削他们时,居然没有感到良心不安。」
教宗勉励忧苦之慰传教修会的会士们重建传教风格,特别要以贫穷和简朴临在人们当中,同时注重福音的本位化。教宗为此提出几个尤其应当关注的主题:与伊斯兰对话、努力促进妇女尊严和家庭价值,以及注重正义与和平。
「祂在圣体圣事中奉献自己,成为精神的力量,帮助我们落实祂的诫命,即我们要彼此相爱如同祂爱了我们一样,建设好客的团体,关切人人的所需,尤其是最脆弱、贫穷及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教育中心於21年前成立,旨在给予贫穷和经济困难的孩童和青少年在文化、社会和学术方面的培育。鲍思高中心也为来自农村的人提供援助。有一千多名孩童和青年在该中心获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文告强调,旅游业应成为促进成长和对抗贫穷的重要途径,牢记发展不是简单地归结到经济的进步而已。真正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即提升每个人和人的全部(《民族发展》通谕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