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直门教堂79岁的王学美教友,仍然发挥着生命的活力,散发着奉献的光辉。王学美身体硬朗、事主虔诚,半辈子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在西直门教堂福传服务多年。
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鲍伯,猝死于心脏病。我的朋友决定不让她的一对年幼子女去参加葬礼。她认为:目睹自己的父亲下葬将使孩子们无法承受。鲍伯死后多年,那墓园对她的孩子们而言,始终是可怕又危险的地方。
我们也欣慰地感叹,生活在一个世纪前的丁神父给了我们一个样本:不论生活在什么年代,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善与美都是可以超越国度、超越时空光照后人、启迪后人的。
修会的多面手——鲍芭德修女对来自美国童贞圣母仁爱修女会(SistersofCharityoftheBlessedVirginMary)的鲍芭德修女(Sr.PatriciaM.Bombard
鲍斯高神父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圣人之一:他于上世纪在都灵市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孤儿院,并为被遗弃在街边的孩子们设立了许多工作坊。
今年八月下旬,有幸第一次在河北衡水教区备修院的圣堂参加弥撒,直到礼成,竟无半点分心,感受深刻。弥撒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手机铃声,没有麦克风啸叫声,没有人走动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教宗本笃十六世3月11日星期天中午,向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大约六万名各国朝圣人士发表三钟经讲话,主题是悔改皈依之美。教宗讲话的灵感来自当天四旬期第三主日弥撒路加福音第十三章标题所揭示的悔改的必要。
由此,鲍思高神父酝酿了九年的梦想终于成真。一百四十年后的今天,一万一千多名慈幼会传教士活跃在世界各地传教区、鲍思高神父继承人们在世界五大洲一百三十个国家开展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