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的墓地发展出来的徐家汇,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传播中心。徐光启也是上海教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饮水思源,他丰沛的德表也在我们教区留下了地域特色。1633年,徐光启去世。
土山湾印书馆的史料所见不多,近日偶尔发现钟鸣旦等编《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中的江南育婴堂记,现将其中有关早期土山湾印书馆史料整理如下:土山湾的彩色石印机19世纪下半叶,铅字印刷与排版同时传入上海。
信德网讯2010年12月11日,上午9时,上海徐家汇教堂在一片热烈而欢快的腰鼓声中,迎来了新铎祝圣典礼。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徐以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汇区徐家汇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李天纲,徐汇区图书馆(土山湾博物馆)馆长房芸芳,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徐锦华四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中西方文化在以徐汇
至于天主教会史方面,图书馆组读者服务组专员彭淑珍向天亚社表示,相关资料涵盖明清时期的文献,例如《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淸天主敎文献》、《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等。
“信德”通讯员介绍说,梁军教友,已是71岁高龄,在上海教区徐家汇教堂时就是传福音骨干。12年来,她的足迹走遍了包头教区的所有教堂和弥撒点,不遗余力地组织讲道传播基督福音。
那是因为我发现我很幸运地占有了土山湾研究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我生活在一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土山湾的价值的新时代,“地利”就是我曾经生活在一个大规模市政动迁之前的徐家汇,在我当时生活的圈子中,还可以遇到土山湾文化亲历者的后代
邢文之辅理主教(右三)在祝圣典礼后与主教神父们合影(北川)6月28日,上海教区邢文之神父在徐家汇主教座堂,被祝圣为辅理主教。
1940年赴上海徐家汇攻读神学。1943年6月2日由上海惠济良主教授予铎职。1944-1948年在天津工商学院附中任训育主任,同事有桑志华、德日进等神父。1946年在芜湖进行耶稣会士的卒试。
我怀念我的昙华林的小教堂,也怀念南堂,石室、徐家汇……每一个我走过的地方,都在见证祂的神迹,每一条我走过的路,都在见证祂的存在——造物主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