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出圣方济各的见证後,教宗指出:如果我们希望为历史的改变作出有效的贡献,推动真正的发展,就必须聆听穷人的呼喊,努力改善他们遭受排斥的处境。
我们不可继续让人类家庭分裂成有剩余的人和缺少生活必需品的人了,却应聆听我们许多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弟兄姐妹的呼喊。
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道:‘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麽舍弃我?’这是从遗弃深渊发出的呼声。但天主没有回答。
她宁愿自己承担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也要让每一个贫困者和濒死者活出尊严和喜悦,因为她听到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
为此,教宗提出了三个关键动词,分别是:「呼喊、回应和释放」。然而,「我们也懂得辨认出其它援助和互助的形式」,「不忽略那引领众人通往天主及成圣的目标」。
天主说,他的流血声音已经向我呼喊。教宗引用《玛窦福音》,强烈呼吁我们每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教宗说:上主向世界上所有受压迫者许诺宽慰和释放,但祂需要我们使祂的许诺得以践行。
当阳光照耀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年轻的母亲大声呼喊:“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夜幕降临,暴风雨突然从天而降,伸手不见五指,孩子们在恐惧与寒冷中颤抖着,母亲紧紧抱着她的孩子,把披风全都裹在他们身上。
马停留在原地,驴子回头看时,蓦然发现马的眼里滚滚流出的眼泪,主人那么奋力地向它挥手似乎在呼喊它回来。
那是怎样的一种奢望啊,只有妈妈才能读懂,孩子当时一定在凄厉的呼喊,妈妈,妈妈。孩子哭喊着的就是这两个字,肯定是,再也没有别的,此时妈妈啊,你哪里知道,孩子苦喊声既是希望又是绝望。
然而,也正是在此刻,祂转向天父,呼喊‘阿爸,父啊!’(参阅谷十四36)。‘阿爸’这个词表达了对天父的亲密与信任。耶稣正是在处于深沉黑暗时刻,以这个词度过黑暗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