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堂区的发展和振兴,他们费心劳神,组织了圣歌学唱班;成立了读经、唱经小组;为不同年龄段的教友组织了要理学习班;请福传做出成绩的教友谈经验;发动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为了迷途的羔羊走遍了吴桥的村村落落;为急难的教友慷慨解囊
为此,我想就“服从”这个我们每个天主教徒都熟悉的词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我的主保圣人小德肋撒是我们学习服从的榜样。她从十五岁进修院,到二十四岁离世,其心路历程都反映在她所写的《一朵小白花》中。
教宗和神父与终身执事们谈的主题又是圣召问题。他从教会缺乏圣召说起,他引用基督的话说,庄家多,工人少。教宗指出,希望天主派遣工人,祈祷非常重要。
教宗这样开始他的讲话说:“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今天是10月1日,我愿意和你们谈本月份教会的两件事,即玫瑰经祈祷和传教的努力。本星期六,10月7日,我们将庆祝玫瑰经童贞圣母玛利亚瞻礼。
一、我们太急于评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与他们谈论罪。
为什麽要谈慈悲善工呢?因为慈悲善工正是我们宣认天主子成为血肉的具体行动:探访病人,给饥饿者食物,照顾被丢弃的人。为什麽要行慈悲善工呢?因为每个我们必须爱的弟兄都是基督的骨肉。
若要对丧失信心的人谈希望,我们就应先分担他的绝望;若要擦乾受苦者的眼泪,我们就应与他一起哭泣。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语才能确实给人些许希望。如果我无法如此在哭泣、悲伤中发言,那麽就最好一言不发。
教宗也谈到他对大学的理解,强调大学是可以对话、能容纳所有人的地方,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相反地,精英大学,通常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大学。
昨晚与本教区的一位神父聊天时谈到了对教育的培育问题,尤其是婚前辅导时,他说每一个地方问题不一样,要看每个地方的具体问题。
在犹达斯眼里,一切都是有价的,连老师都有价可谈。在玛利亚心里,爱是无价的。对于所爱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付出的。钱虽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却能衡量我们更爱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