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穷人被排斥在外的例子。最近一两个月来,在祈祷中,教宗所倡导的精神与一系列鼓励的话语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当我回顾和反省自己的奉献生活时,感觉到有做得好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你们要接近穷人、无自卫能力和需要得到接纳和帮助的人。你们要注视信友的眼睛;目不斜视,看着他们的眼睛,好能看到他们的内心。你们也应让自己的信友能注视你们的心灵,无论他们是司铎、执事或平信徒。
我行了哀矜後,是否给接受哀矜的人留下时间让他表达谢意,是否庆祝穷人对我们的微笑和祝福,还是放下钱币就赶紧去做我自己的事呢?
以目前的贫穷议题为例:我记得梵二大公会议上就有一个工作小组在探讨穷人的教会。因此,我在这3位教宗身上都看到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
上主善良,关心人又忠实,「祂作了有需要者的近人,以关怀所有的人,特别是穷人」。「慈悲在降生成人的圣言内得到了最崇高和最完满的展示」。
他说:我们要响应圣人们的召唤,聆听卑微者和穷人,以及众多仇恨的受害者的声音,他们因信仰受苦并牺牲了性命。我们也要侧耳倾听青年人的需求,他们祈愿有一个不受昔日分裂束缚的未来。
他们藉着圣事圣化子民,在救恩的道路上引导子民;他们充满圣神的德能宣讲福音,怀着父亲的爱努力去爱每个人,尤其是穷人、无自卫能力者和需要帮助的人。
不幸的是,受到环境灾害影响最深的往往是穷人,他们缺乏面对这种逆境的条件。因此,「造成此类环境灾害的人首先负有最大的道义责任,去帮助和援救这些受害者」。
教宗最後期勉基督徒与他人分享救主即将来临的喜乐,「为穷人、病患,以及孤独不幸的人送去安慰与希望」。
我梦想一个呵护孩子的欧洲,像弟兄那样救助穷人和那些因一无所有而寻求接纳与庇护的人。我梦想一个倾听和重视病人与老人的欧洲,好使他们不致沦为丧失生产力的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