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周举行的每项礼仪都在激发人默观人类悲哀的处境,以及天主对人类的仁慈。这样的默观只有变为实际的生活行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创2:7)人是低贱的,来自灰土;人又是高贵的,天主的气息运行其内。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身价多少。
当天第一篇弥撒读经讲述圣保禄的皈依,教会的敌人变成圣人。教宗问道:教会内的我们都是罪人,教会为何是圣教会呢?他解释说:教会是耶稣基督的新娘,祂爱这位新娘,每天以祂的圣体圣事圣化她。
当他在前往主持弥撒的路上被圣战份子绑架,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恐惧本应占据上风,但他却以独特的精神将这场出乎意料的悲剧视为一个有益的“安息年”。
念经前,他建议信众善度圣诞节前最后这几天。教宗说:“愿我们在将临期最后一段时间,让两个动词来引领我们,即起身和急速启程。这是玛利亚完成的两个动作,在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刻,她也邀请我们如此做”。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2月21日发布新闻简报,回答新闻界人士的提问,表示还没确定开始选举教宗枢密会议的日期,他并报告了教宗本笃十六世引退前近几天的活动安排。
当我在极度的悲痛中,送走父亲后,我心里明白,父亲与我已是天各一方,老人家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旅程,做完了在人世间的最后补赎,应天父的召唤,魂归天乡了。
对暑假的要理学习,我们这群柿子沟的孩子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给我们教要理和唱经了。暑假的第三天,我正在睡午觉,突然被父亲叫醒:“快起来,教要理的修士来了!”
这是今天清晨教宗方济各在圣女玛尔大之家的弥撒圣祭讲道中指出的,梵蒂冈广播电台做出了报道。反思《依撒意亚先知书》最后记载以色列人在巴比伦流亡后的痛苦时,教宗指出人民需要安慰。而上主本身的临在安慰了他们。
《约伯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约伯的生平事迹,那是一个遥远而又让人永世难忘的时代,一位贤者成为了传说,他的克服苦难的精神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之上。